近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子加工与精准营养实验室陈春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IF 6.2)最新一期(2025,Volume 73, Issue 41)发表封面论文《Multi-Malonylation Enhances the Neuroprotection of Cyanidin-3-O-Glucoside by Promoting Gut-Derived 5-Hydroxytryptophan Production via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through the Gut-Brain Axis》。第一作者为李俊杰硕士,通讯作者为陈春旭副教授,MK官方网站_MK(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署名单位。该文是陈春旭副教授团队近年来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发表的第5篇论文,也是该团队第2次登上该期刊的封面。

研究团队围绕“黑玉米芯中含有2个丙二酰基的花青素C3GdM含量低、作用机制不清”的难题展开攻关:以黑米中高含量的花青素C3G为原料,低成本制备出C3GdM;并证实其可与罗伊氏乳杆菌协同作用促进肠道产生5-HTP,后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转并化为神经递质5-HT,激活大脑cAMP/PKA/CREB通路,从而维持神经元存活、改善认知功能。该成果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肠道-大脑”双靶向的新路径,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40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617)、安徽省教育厅拔尖人才项目(gxyqZD2021125)、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2AH040236)、安徽省学科(专业)带头人培育项目(DTR2024034)、安徽省特色食品绿色高效加工与创制科研创新团队(2024AH010007)、安徽省食品与营养高峰培育学科等项目的资助。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由美国化学会(ACS)主办,创刊于1953年,是农业与食品化学领域历史悠久、影响力广的权威国际期刊之一,长期引领食品成分、营养功能、加工工艺与分析检测等前沿研究。期刊始终保持高引用表现,最新影响因子为6.2,位列JCR农业综合1区与中科院农林科学1区,被广泛认可为该领域的国际顶级(Top)期刊之一,代表ACS在食品与农业化学方向的高水准。(特约通讯员:程韬 摄影:曾剑华 审核:翟立公 付光玺 胡文靖 编辑:李锦)